更多>>教研网最新信息

    更多>>教育新闻最新信息

      南京教研 >>教育新闻 >>南京教研新闻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教学质量——南京市初中物理“作业管理”教研活动报道
      信息作者:许志
      信息来源:许志
      更新时间:2021年10月18日
      浏览点击:6422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教学质量
      ——南京市初中物理“作业管理”教研活动报道

             2021年10月15日,南京市初中物理教研活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作业管理、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举行;活动的主题为“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旨在研讨如何有效减轻学生以往过重的作业负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活动分初三和初二两个会场,分别由南京市初中物理教研员许志教授、玄武区物理教研员胡少希老师带领玄武区初中物理教师现场观摩研讨。本次活动还采取了网络直播的形式,全市初中物理老师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四位老师精心准备的物理课。这四节课更是两两采取了“同课异构”的形式,体现了不同的课堂设计理念。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来自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任梦玥老师和来自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的王康老师是如何巧妙设计《光的直线传播》课题的。
             任梦玥老师语言亲切,基本功扎实,用彰显中华文化的“影子舞”引领学生进入物理的课堂。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并且类比“声音的传播”,解决了学生关于“光的传播”的一连串疑问。任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物理学史中“光的波粒二相性”的故事,促进学生意识到:科学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需要辩证地看待,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科学世界。



             王康老师在实验设计上别具匠心,通过现场的烟雾机,学生都看到了自己手中激光笔发光的光路。当十多条激光光路同时出现在教室上方时,在场的学生和老师们犹如进入了科幻世界,效果震撼。采用学生手持摄像机模拟地球上人的视角的方法,也让人眼前一亮,他用一个更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日食、月食这样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王老师的课也帮助学生成功地建立起了光线模型,并用这种模型层层深入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在初三会场,来自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的崔煜老师和金陵中学集团人民中学的罗琳老师,为全市老师呈现了两堂精彩的《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崔煜老师在节前给初三学生布置了一项综合实践作业:拍摄“爱南京、爱祖国”的国庆夜景视频与“调查家中的用电器”二选一。而这堂课就从学生们的这项国庆作业开始。学生们在这种家国情怀的情绪中,从一个小灯泡开始,开启了电学的探究之路。为了增强可视度,促进学生理解,崔老师还制作了巨大的“灯泡模型”、灯座模型。整堂课,无论是让灯泡发光,还是画电路图,崔老师都引导学生从零开始,自主研究,相互评价。成功营造了学生自主探究电学的学习氛围。



           罗琳老师引导学生注重电学和生活的联系。她和学生研究电源时,拆下了手机电池,接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从而说明充电电池也可以给电路提供电能。为了让学生明白电池的电从哪来,她拆解电池,用手持显微镜观察电解质。课堂上,罗老师还把连接了小车电动机的碳片和镁片放入盐水中,制成电池,小车居然动起来了,同学们惊喜不已。罗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发电”,两位同学分别用手捏住铜片和锌片,连接的微电流表上就有数字显示。罗老师的课创新了很多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了电源的原理,电能的来源,甚至了解了手摇发电机,给手机充电,极大地引起了同学们对电学学习的兴趣。
           四节课结束以后,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代怀安副校长组织初三会场老师、玄武高级中学梅园校区金强副校长组织初二会场的老师进入到活动的研讨环节。



             首先四位上课教师分享了自己这堂课的设计思路,结合备课过程,四位授课老师感慨良多,收获满满。
             科利华中学顾永清老师用“实验精彩,尊重学生”点评了初二的两节课。金强副校长则是比较了两节课的异同点。任老师的课巧用“留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去挖掘知识,联系实际。王老师的课侧重模型的建立,利用模型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两节课的共同点是:都将小小的实验放大化、可视化。两节课在作业设计上也有共同特点:将纸片作业变身为综合实践作业,“小孔成像摄影大赛”、“自制太阳钟”等,同时注意物理学科与地理学科融合,有益学生的终生学习。
             初三会场里,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的宣卉老师、金陵中学集团人民中学的李小满副校长对初三的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宣卉老师用“简单易行、丰富多彩”点评了罗琳老师的课,用“从零开始,自主实践”点评了崔煜老师的课。
             李小满副校长则是从重难点把握和教学方法角度点评了两节课。崔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每个点都是从具体到抽象,锻炼学生思维,尤其是电路图,课堂生成了学生心目中原始的电路图,这是非常可贵的,物理学习就是要从学生最朴素的内心出发,去实践和探究,逐渐引领学生建立新的概念。而罗琳老师的课非常重视基础,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大量的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电源、用电器了解得更透彻。
             本次活动还邀请到了东南大学物理学院陈殿勇副院长对研讨活动进行了点评。 他从高等教育的视角去看初中教育,发现两者差别很大。初中教育中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验机会。学生可以直观接触、亲身感受,这对学生理解物理非常有帮助。初中物理课程还可以让学生多一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去调研,如清洁能源也有缺点吗?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向如何?增强学生推动国家科技发展的使命感。



            本次研讨活动的最后,由许志老师进行总结发言。他强调了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优化作业设计对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学校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我们的课堂可以多增加一些情境设计,让学生基于实际情境去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努力创新验使课堂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希望老师们重视学生学习的“第一次”。第一次认识电路、第一次组装电路、第一次画电路图……学生从零开始,通过实践一点一点对电学、对电路有所了解,进而学会画规范的电路图。处理好学生学习的“第一次”,日后的问题就会少很多。另外,课堂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罗老师的触摸灯泡活动素材很好,灯泡亮了,电路的其他组成部分在哪里?学生带着这种疑问,会主动去探寻灯泡如何发光的,更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培养。最后许老师深情地说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学的出发点基于任何,都没有基于教育更重要。立德树人是根本,通过我们的教书育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有益的发展才是教师教学境界的真正追求!
             感谢为本次活动提供支持的南京市电教馆的老师们,感谢玄武教师发展中心和第九初级中学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