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教研网最新信息

    更多>>教育新闻最新信息

      南京教研 >>教育新闻 >>南京教研新闻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学科素养
      信息作者:许志
      信息来源:许志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8日
      浏览点击:4885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学科素养

            金陵浅秋,教研意浓。9月30日,南京市初中物理教研活动在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举行。活动的主题为“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学科素养”。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减负增效。通过贴合学生实际的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活动分为初三和初二两个会场,分别由南京市初中物理教研员许志教授、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物理教研员胡少希老师主持会场活动。活动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全市初中物理教师通过网络观摩了公开课及研讨的过程。


             初二会场的活动首先从《物态变化复习课》开始。执教老师是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的朱虹老师。朱老师通过播放富有中国文化色彩的冬奥会宣传片——《24节气》引入复习课,同时亮出了本节课的关键字——“水”。随后朱老师紧抓两大问题主线,层层递进,明确了物态变化的判断方法,对比梳理了本章的两个重要实验。更是提炼出了“明状态”、“知热量”、“看温度”三个角度,研究物态变化的特点。课堂上点阵笔的使用,也让复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第二节课由金中集团南京市人民中学的吴敏老师执教。吴老师用一段现场拍摄的3D动画,带领学生们走进了《平面镜》的世界。一个小游戏——“照镜子”引发了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猜想。学生分小组展开探究活动,做中学,学中悟,自主得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初三会场的两节研讨课是《物质的比热容》和《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分别由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的陈静老师和张宁波老师执教。两位老师精心设计,课堂实验精彩纷呈。                          
            陈静老师带领学生从生活中沙滩烫海水凉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以“提炼一个物质的热学属性”为方向,展开了比热容知识的学习。课上学生分小组活动探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生活中烧水的经验,结合比值定义法,建立了“比热容”的概念。陈老师又利用一段“三亚和吐鲁番的风光”视频介绍,引领学生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张宁波老师的课从一段“汽车紧急刹车、轮胎冒烟”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轮胎温度为什么会升高?其中蕴含了什么物理知识?课上,张老师通过多个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探究,引领学生发现:机械能和内能间可以相互转化。点火爆炸等实验,引得学生连连惊呼,不断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最后的环节更是通过“点火爆炸”这个装置,引申到了汽油机的主要结构和汽油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四位老师都关于自己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的作业设计。有针对复习课的巩固型作业和提高型作业,有针对当堂新课的反馈型作业,有贴近生活的实践型作业,还有联系我国航天事业的拓展型作业。作业形式丰富多样,基于课标,重于方法指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两个会场的专家和老师们展开了真诚热烈的研讨。初二会场中,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的王炯老师和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的吴佳老师对两节初二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王炯老师认为:第一节课的小问题设计非常精妙,架构了这节课的主要学习框架,温故知新。第二节课,3D新科技的引入很新奇,课堂氛围较好。吴佳老师点评说:这两节课各具优点,第一节课的“奇思妙想”活动让知识与生活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回归生活。第二节课的反馈练习及时有效,巩固了学习内容。教研员胡少希老师对两位点评老师的观点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肯定了两位上课老师的努力和付出。胡老师希望玄武区的初中物理老师们,能把平时的课当做公开课来上,精于学习,旨在提升,助力物理教学。



             初三会场的研讨由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代怀安副校长组织进行。来自科利华中学的许倩老师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方面充分地肯定了两节课的成效。来自玄高梅园校区的金强副校长从两节课与生活的联系角度,肯定了两节课贴近学生生活的优点。同时两节课的实验精彩纷呈,将初三课程的难度一一化解。



             在初三的会场上,还有一位来自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的董科教授。他听完初三两节课后,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对课堂内容的丰富和课堂上师生亲切的互动表示赞赏。同时他也从高校教师视角,对初中物理课堂提出了真诚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成为江苏省物理课程基地后,东南大学物理学院与九初的又一次研讨和交流。


            在活动的最后,南京市教学研究室许志教授对当天的研讨进行了精妙总结。归纳为“四个共性”、“三个建议”。他认为今天的研讨课有四个优良共性。1、课堂从生活情境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2、课堂是一个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的课堂。“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和问题”在两节课中都得到了体现。3、紧扣实验,对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进行了充分讨论。4、知识应用环节,打开视角,具有开放性特点。
             针对以后的新授课,许教授也提出了三点教学建议。1、新课教学的开场白,要明确其目标是为本节课的学习指明研究方向。2、课堂中的“小意外”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课堂生成,教师要善于抓住小意外,为学生释疑解惑。3、教书的终点是“育人”,在教师的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社会,从物理中体悟到科技发展的历程。用科学精神育人比获得知识更加重要。


             正所谓“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本次的教研活动虽已圆满结束,但其中的意味仍教老师们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