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本站最新信息

    更多>>教育新闻最新信息

      中学语文 >>教育新闻 >>南京教研新闻

      深入学习多元思考——记南京市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培训会
      信息作者:程云 张如辰
      信息来源: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
      更新时间:2018年3月29日
      浏览点击:3928
      深入学习多元思考
      ——记南京市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培训会
       
             2018年3月15日,在春暖花开时节,南京市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培训会在南京市弘光中学顺利举行。全市各初中校初二备课组长近300人积极与会。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教研员袁源老师组织,分为教材解读、研究课、微讲座、点评与指导等六个环节。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高级编辑、北大博士陈恒舒老师作教材解读讲座,主题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问题探讨。陈恒舒博士首先就单元组织形式进行了探讨,指出人文主题组元和文体组元各有利弊:人文主题组元更加自由,丰富,贴近生活,但知识、能力体系涣散;文体组元有利于文体意识的树立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但容易形成机械、僵化的认识。所以,人文主题的组元形式适用于初学阶段,而以文体组元时要体现要义,不要机械的文体感,且需兼顾共性和个性。接着,陈博士以第一单元为例探讨了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他指出:关于“民俗的价值和意义”不必过多追求;“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关键不在“综合”,而在“按需”,即运用得当;关于“情思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本单元的课文都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语言各具特色。关于八下教材中的游记单元,陈博士指出,要抓住所至、所见、所感三要素去引导学生欣赏直观的景物描写与作者的独特视角,进一步培养写景与写人记事的能力,开阔视野。然后,陈博士以第四单元为例探讨了关于活动探究单元的问题。他认为:第四单元的演讲文章具有针对性强、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技巧娴熟等基本特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的步骤进行。接下来,陈博士探讨了古诗文单元的教学问题,指出文白对译和死抠语法的教学弊端,强调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接着,陈博士探讨了语法教学中有关病句讲授技巧的问题。最后,陈博士解答了老师们关于选文、教法等教学中的实践操作问题。



             教培活动的第二环节是由南京市弘光中学的庄妍老师带来的研究课《灯笼》。首先,庄老师让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作为引入,视频中展示了以秦淮灯会为代表的南京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庄老师提问学生们视频的主要内容,并且让学生们思考人们观看秦淮灯会的意义所在,学生们各抒己见,主要有传统、会议与文化交流几个方面的答案。接着,庄老师展示了学生们在阅读课文、注释和阅读提示后所提出的六个主要问题:一、文章想借灯笼表达什么?二、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三、最后一段写灯笼不够,应该数火把、探海灯、燎原的烈火是什么意思?四、文章开头为什么说小孩子喜欢光亮是天性?五、第二段中为什么“我”提起灯笼就会想起如此多的往事?六、作者思慕院子里明亮的灯笼和熙熙然的静穆的庭院是在思慕什么?展示了问题之后,庄老师指引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指出灯笼的特点可以用“壮”字来概括。然后,学生们分组分段进行讨论,概括并填写“最()的的灯笼,       ”这一句子。学生们得出了“亮”、“暖”、“艳”等精彩的答案。随后,庄老师提问:课文3-11小节所写的灯笼顺序可以调换吗?由这个问题,学生们领悟到了作者由个人到国家、由回忆到现实、由温馨到悲壮的行文逻辑。在朗读与分析中,庄老师带领学生们共同解决了课前的六个问题,欣赏并学习了作者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最后,庄老师布置学生们借鉴作者的写法,以“提起秦淮灯会,就会想起……”为开头,写一篇习作。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由漆桥中学的孔宏华老师带来的研究课《壶口瀑布》。孔老师首先以壶口瀑布的照片作为引入,让学生们感受瀑布的壮观。接着,孔老师明确了游记的定义,指引学生思考游记应当具备哪些关键要素。然后,孔老师让学生们找出作者概括壶口瀑布(景和情)的语句,并且请学生们速读课文,概括作者描述了哪些季节的水,详写了哪一个。接着,又请学生们细读文章,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壶口瀑布的壮美的。孔老师请同学们在描写壶口瀑布“水的形态”语句中找出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由此体会文章的描写特色,再细读文章,品味作者描述壶口瀑布壮美场景的手法。最后,孔老师还让同学们思考:作者在第六段中由黄河之水除了想到人之外还想到了什么?在总结了本课所学的游记写法后,孔老师布置学生们以游玩过的景点为例写一篇游记向大家推荐,同时推荐阅读梁衡的《万水千山行遍》。 


       


             活动的第四个环节是由柘塘中学的王雅静老师带来的微讲座《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王老师分享了对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设想。首先,就如何向学生引出“演讲”的概念这一问题,王老师总结了几个步骤:第一步,从“演”的字源、含义入手;第二步,放几段不同风格的演讲视频,让学生大致了解不同风格演讲的“有声语言”的区别,“态势语言”又是如何为“有声语言”服务的;第三步,进入课本学习。总而言之,这一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获得“演讲”的知识,同时语文能力得到锻炼。接着,王老师提出,在使用教材中的演讲稿时要取舍有道——舍“篇篇细讲”,取单元整体教学;舍“面面俱到”,精设“演讲”类问题;然后,王老师提出进行模拟演讲的方案。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演讲拍成视频并自评;以小组为单位研讨怎样演讲才能更好地体现演讲词的风格,展现原演讲者的风采;同时在全班做展示,一人模拟演讲,一人解说,其他小组可指派代表进行点评。随后,王老师建议在撰写演讲稿时从设计探究问题出发,例如:如何抓住听众的心理来确定演讲的观点和内容;如何围绕观点来安排思路、组织内容;如何写好演讲稿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中间的过渡;如何借助语言技巧来吸引听众、引起共鸣。最后,王老师就如何举办演讲比赛提出了建议:首先,主持人与评委进行竞聘演讲;然后主持人撰写串场词,安排演讲顺序;评委设置必要的奖项,制订评选细则;最后组内进行选拔比赛,每组选出一到两名同学参加班级演讲比赛。演讲比赛结束后,组织学生就这次演讲活动发表即兴演讲。王老师强调,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既要体现语文性,又要突出演讲的特色;既重视单元任务的阶段性,也重视其 整体性;既要有教师适时的授,更要有学生有效的学。
             活动的第五个环节是由二十九中幕府校区的徐溪老师进行点评与指导。徐老师认为两节研究课都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启发。对于《灯笼》一课,徐老师首先肯定了教学过程的设计感,起承转合之间有所呼应;在读课文中学生的收获至关重要;在千头万绪的情思中,依然把握其中顺序。此外,徐老师提出,阅读提示应该在阅读文章后使用,要让学生先看文章,尊重学生的阅读初体验。另外,徐老师提出,从灯笼的特点和作者的丰富情思来看,“壮”字是否可以成为文章的落脚点,是值得再探究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情感时,不能忽视文中的细节。本文作者的情绪细腻而丰富,不仅仅局限于家国情怀。本文中多处巧妙而自然的衔接和情思的抒发同样值得学习。对于《壶口瀑布》一课,徐老师肯定了孔老师的思路非常清晰,抓住了景物特点和景物中蕴含的情感。徐老师建议,游记的概念引入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起直接出示概念,从学生的已知体验入手更好。另外,在游记中,情和景如何彼此融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从“感受”提升到“感悟”,学习其中的写法。相比起行踪路线,本文作者的观察视角才更是值得关注的特点。此外,本文中水和石的相互作用、对石头的描写不可忽视。对《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的微讲座,徐老师对讲座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强调了利用好本单元四篇课文的重要性。



             活动的第六个环节继续由陈恒舒博士对展示的课例和讲座进行点评与指导。陈博士肯定了研究课的设计感,强调了预习的重要性。他指出: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阅读提示放置在课文后,意在让学生阅读文章后使用。《灯笼》一文中“壮”字作为落脚点无可厚非,虽然“壮”不是唯一的,但落脚点并不需要代表全部的情思。学生总结出的答案有些偏差,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及时纠正、引导。《壶口瀑布》一课需要通过朗读去体现磅礴的气势,朗读效果与情感把握有很大联系。此外,文体的定义需要更灵活、真实的展现,不能局限于枯燥的概念界定。且无需在一堂课中面面俱到,针对不同的文本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读与教学。最后,陈博士指出了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之间的区别。陈博士提出,文本特征与学情不容忽视,自读课文要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尊重自主阅读的感受。自读课文固然有难度,但教师更要尽力去指引,让学生运用教读课中所学到的方法去学习自读课文。



             最后,袁源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袁老师强调教学不能从形式上机械僵化,文本对学生的适应性是根本的衡量。袁老师肯定了教师们的教学研究成果,并呼吁将教培收获传递给每一位教师,倡导教师们展开研讨,思考教培体会的具体落实。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多钻研教材与教参,结合各类文本材料进行广泛阅读,紧扣本套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理念。本次教培活动得到了弘光中学的大力支持,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精心落实、充分保障,取得了圆满成功。参会的所有老师在交流与学习中不断多元思考并完善着统编教材的教学。南京市语文教育教学将继续守正创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