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立意的初中化学教学研讨(二) 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题复习指导
信息作者:陈柳青
信息来源:王阳娟 张尔华
更新时间:2025年4月2日
浏览点击:307
核心素养立意的初中化学教学研讨(二)
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题复习指导
2025年3月25日,南京市核心素养立意的初中化学教学研讨第二次活动在南京市浦口区汉开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汉开书院协办,线下参与的有来自浦口区、六合区、江北新区以及其他区代表等 150 余位初中化学教师,其他教师线上参与。
活动伊始,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的沈亚老师带来了题为《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专题复习策略》的讲座(见图1)。沈老师凭借深厚的化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南京中考试题考查分析”“课标学业要求内涵解读”“主题复习课堂教学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她提出在初中化学复习阶段,要“发挥主题大概念的统领作用,进行知识关联的结构化设计”“精细分析主题检测的大数据,不断提高主题复习的精准性”“多措并举打造‘三动’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复习课主角”。沈老师的讲座内容翔实、案例丰富,为教师们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引发了教师们对专题复习方法的深入思考。
图1 沈亚老师开设讲座
接下来南京汉开书院学校的王阳娟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观摩课——《探究酒精燃烧 再识化学变化》(见图2)。王老师的引入是以酒精燃烧这一常见现象为切入点,从生活中的常见的含有乙醇的物质到教材中涉及酒精灯的实验再到酒精的安全使用(学生通过真实验示错纠错)。接下来围绕五个任务“燃烧过程到化学变化”“燃烧产物到反应证据”“化学变化到微观本质”“反应条件到宏观调控”“知识应用到学科价值”复习燃烧概念、反应类型、反应示意图、条件控制等内容。学生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从定性观察到定量分析,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现真实情境下的高效复习。
图2 王阳娟老师开设观摩课
紧接着,南京市竹山中学的王梦琦老师带来了另一堂观摩课——《探秘牙膏中的化学 —— 化学变化的再认识》(见图3)。王老师以最近热播电影主角哪吒的牙膏广告视频引入,并以探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牙膏为载体开展项目式学习,带领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牙膏中的主要成分(初中常见物质)及其性质。通过三个任务“探秘牙膏中的摩擦剂”“探寻牙膏中的酸碱调节剂”“自制个性化牙膏”,引导学生认识到牙膏中的部分成分,并制作牙膏,检验牙膏是否合格。将生活与化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已学的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复习课的价值得到更高层次地体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图3 王梦琦老师开设观摩课
浦口区大桥中学的邱艳老师进行了题为《新课标引领下的主题二教学设计与实践 —— 物质的化学变化》的讲座(见图4)。邱老师紧扣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详细介绍了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如何对“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她从“课标解读”“中(考)指(导书)变化”“主题分析”“课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帮助大家针对“化学变化”这一主题进行详细全面的知识梳理,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核心素养落地的策略。
图4 邱艳老师开设讲座
活动尾声,南京市初中化学教研员陈柳青老师对本次教研进行了总结(见图5)。她结合学业质量描述提出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有逻辑,语言要规范;用真实验代替“讲实验”;应用项目式学习开展“新复习”;帮助学生应用模型开展不同情境下的学习。陈老师希望每次活动能够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启发,倡导有条件的教研组合力设计属于本校的特色资料,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推动南京市初中化学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5 陈柳青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
下图为活动现场。
上图为讲座专家及部分区教研员参加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