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化学新境,共筑素养阶梯 ——南京市初中化学“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专题复习研讨纪实
信息作者:周淑梅 倪平
信息来源:陈柳青
更新时间:2025年5月22日
浏览点击:78
智汇化学新境,共筑素养阶梯
——南京市初中化学“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研讨纪实
2025年5月20日上午,在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组织下,全市各区化学教研员及部分初中化学教师齐聚南京市旭东中学,开展以核心素养立意的初中化学教学研讨四:专题复习“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包括课例展示、专家讲座与指导点评三项活动,吸引了众多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线上线下共同参与,旨在探索初中化学教学新路径,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活动在精彩的公开课环节中拉开帷幕。第一位授课老师为南京市旭东中学的闫晓璐老师,闫老师的授课主题为《探秘海上“氢氨醇”一体化能源项目》(见图1),以当下热门的能源项目为切入点,巧妙地将化学知识与前沿科技相结合。课堂上,闫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分析,带领学生从“氢气的制备”“氢气制备氨气”“氢气制备甲醇”等情境角度,借助学生已学知识如元素守恒概念、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计算等深入了解“氢氨醇”能源项目中的化学原理,激发了学生对国家在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认同,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思考能源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图1 闫晓璐老师开设展示课
第二位授课老师为六合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的徐红平老师,徐老师授课主题为《碱性干电池中的化学》(见图2)。徐老师以日常生活中久置的并有漏液现象的碱性干电池为研究对象,从探究干电池表明白色固体是什么切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酸碱盐的知识进行猜想、推测并实验验证;接下来,对于电解液氢氧化钾变质程度进一步探究,从试剂选择到方案设计再到实验验证,让学生进一步建构科学探究模型。本节课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已学习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高。整个过程不仅巩固了化学知识,还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有满满的收获感。
图2 徐红平老师开设展示课
第三位授课老师为南京市伯乐中学的王鲁老师,王老师授课主题为《保 “胃”健康,合理用药》(见图3)。王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胃酸过多症药物选择”出发,讲述常见胃药及治疗的化学原理,通过数字化实验进行药效对比引导学生完善药品使用说明书,将化学知识与人体健康紧密联系起来,最后引导学生学会合理用药,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图3 王鲁老师开设展示课
公开课环节结束后,南京市化学学科带头人、南京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的缪陈亚老师带来了《促进科学思维发展的主题教学设计与实践 —学习主题 5?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讲座(见图4)。缪老师从课标要求、学业质量描述等角度分析了本主题的重点内容。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及许多优秀案例,深入阐述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主题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讲座内容详实、案例丰富,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引发了教师们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
图4 缪陈亚老师开设讲座
活动最后,南京市初中化学教研员陈柳青老师作总结点评(见图5)。她对开课教师的教学设计高度赞扬,三节课的主题均围绕生活中常见的主题(能源问题、电池使用、健康问题)展开,跨及化学、工程、经济、国家政策、医药等多方面内容,同时又兼顾化学基础知识,教学实施过程促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并提出老师们要关注课标中“学业质量描述”,以此为方向充分备课。备考前的教学设计不一定是单纯的讲和练,通过真实情境下现象的解释、问题的解决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复习的积极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思维能力的高阶发展。陈老师结合当前教育趋势,鼓励教师们抓住新教材、新课程的契机,提高认识,通过参与高质量教研、继续保持创新热情,进一步挖掘化学教学资源,打造更多优质课堂。
图5 陈柳青老师总结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紧扣 “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 主题,通过展示课和专家讲座的形式,为初中化学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相信在此次活动的引领下,南京市初中化学教学将不断创新发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撰写:旭东中学 周淑梅 审核: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