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放小,把握主线,努力提高初三历史复习效率
——高淳江宁初中历史联片教研活动在高淳区第一中学顺利举行
2019年5月9日,初夏时节,阳光明媚。一大早,来自江宁和高淳区的50余名初三历史老师聚集在高淳区第一中学阶梯教室里,举行了联片教研活动。
活动分为上课、评课两个环节。首先,大家听了高淳区第一中学王长春老师和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张真老师的公开课,这是两节单元复习课,课题都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课后,两位开课老师谈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江宁区秣陵中学桂金云老师、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张海鸥老师代表听课老师谈了听课心得,总结了开课老师的成功经验,也提了一些改进建议。最后,江宁区教研室历史教研员朱桂红老师作了总结发言。大家一致认为:
一、公开课的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目前是一模后一轮复习的关键时刻,复习既要依据课程课标,又要紧扣《中考指导书》;内容既要有典型意义,又要考虑学情;教学过程中既要确立“点”,又要能理清“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符合上述要求,是比较合适的内容,用它来开公开课对本阶段初三历史老师的复习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有实效性。两位老师都设计了精美的课件,都有质量比较高的学案,都能用朝代体系表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并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出本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
三、公开课的教学效果明显。王长春老师注重创设情境,他以花木兰、冯太后和莫愁女三位女性为例来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民族交融和江南经济开发这三大主线,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进行复习,这既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又能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拉近时空界限,更好地理解历史。张真老师注重学情,精选材料,上课时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去,给学生面批,跟学生沟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两节课都注重讲练结合,都能突出“历史味道”,在紧张的复习中也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激发。
半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无论是上课的还是听课的老师都感到收获了许多许多,大家期待着下一次的联片活动早点到来。

高淳区第一中学王长春老师在上课

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张真老师在上课

秣陵中学桂金云老师在评课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张海鸥老师在评课

江宁区教研室历史教研员朱桂红老师作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