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本站最新信息

    更多>>学科新闻最新信息

      中学地理 >>学科新闻 >>学科动态

      省教研课题“基于初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实践研讨及成果展示
      信息作者:孙睿
      信息来源:丁翼飞
      更新时间:2024年12月30日
      浏览点击:1231
      “研”路深耕耘  蓄力再前行
      ——省教研课题“基于初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实践研讨及成果展示


             2024年12月27日,第十五期省教研课题“基于初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实践研讨及成果展示活动在南京市科利华铁北中学举行。南京市地理教研员丁翼飞老师、玄武区地理教研员李琳老师以及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李琳老师主持,课题组的六位老师先后进行了主题分享与研究成果展示。



             南京市宏运学校的陆冬群老师进行了《常态课堂“教学评一体同构”:实践探索与深度省思》的研究分享。她从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教学评一体同构”实施策略、“教学评一体同构”实践省思三个方面入手,剖析了课堂教学的问题及“教学评一体同构”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同构”的实施策略包括教学目标制定、评价任务设计、学习活动构建等方面。


             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的朱玲老师进行了《“教学评协同”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深度实践与前沿思考》的分享。朱老师从电子红包设计这一跨学科作业切入,以跨学科作业评价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实践和文献梳理,朱老师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需明确跨学科教学目标,围绕跨学科知识技能、跨学科能力和各学科思想和方法,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和跨学科表现性评价任务,并且明晰了接下来的研究思路。


             南师附中树人学校的王志洪老师进行了《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行之有道与思之有悟》的分享。王老师首先对地理实践活动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概念进行了解读,提出了地理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步骤,即制定学习目标、前置评价标准、设计活动任务、开展实践活动、成果汇报反馈。接着,王老师呈现了制作地球仪、地理模拟实验、家庭节水调查、走访老下关研学实践四个案例,让教、学、评三者形成了一个动态循环的“要素育人链”。


             南京市科利华铁北中学的陈澄老师进行了《“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区域实施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的分享。陈老师汇报了玄武区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评一致性方面的区域实践与研究。玄武区地理教师分组集中研讨,基于新课标、新教材和本区学生的学情,着重研究课标内容要求、教学目标与要求、评价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评价样题等,促进了玄武地理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水平分级”、“思维进阶发展”、“高阶思维”等的理解和落实,提升了区域团队凝聚力和研究水平。


             南京外国语仙林学校的孙太清老师进行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优化设计》的分享。孙老师以地理工具主题为例,解释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基本路径,首先需要解读课标内容要求,绘制知识地图,构建知识体系;其次基于素养立意,提炼学科大观念;第三是制定单元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第四是围绕学习任务进行作业设计与评价。孙老师主要介绍了以巴黎奥运会为主题的地理工具的作业设计。


             李琳老师认为课题组六位老师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围绕着“基于初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开展了真实有深度的研究,汇报内容体现了独立的思考和特色的实践,案例丰富、成效显著,她希望老师们继续深入研究,在实践中再反思、再实践,形成螺旋上升的研究路径。



             最后,丁翼飞老师进行了《核心素养领航,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高效课堂》的主题讲座,丁老师从核心概念的视角,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意义;从研究重点的视角,指出接下来需要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形成“课标内容要求—学业质量标准—学习目标进阶—学习评价设计—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分析框架,并开展系列课例研究;从课堂教学的视角,提出搭建学习的脚手架,做到“精准教”,完善学习目标体系,保障“有效学”,合理设计评价任务,确保“科学评”,以评价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
       
       

             岁序常易,研究之步履铿锵不息;学思不怠,探索之热忱赓续绵延。此次研讨活动既是对课题前期实施情况和成效的客观检验,也是对课题后期研究方向的专业引领,同时让课题组对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将为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课题的研究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