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本站最新信息

    更多>>学科新闻最新信息

      中学地理 >>学科新闻 >>学科动态

      城乡互动,跨学科探索乡土地理教学新征程
      信息作者:唐美松
      信息来源:丁翼飞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浏览点击:427
      城乡互动,跨学科探索乡土地理教学新征程

             为推动南京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南京市教育局组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联盟。2025年4月8日,在春意盎然的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一场聚焦初中地理教学创新发展的城乡地理课堂教学互动交流活动热烈展开。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教研室主办,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承办。南京市地理教研员丁翼飞老师、玄武区地理教研员李琳老师、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王艳飞校长参加了此项教学指导工作。此次活动以 “融合城乡智慧,解锁初中地理教研新‘水文’密码” 为主题,南京九初、星甸中学全体地理教师以及九初的年轻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和乡土地理教学的新路径。


             活动伊始,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王艳飞校长发表致辞。王校长在讲话中深入贯彻新时代教育政策精神,深刻阐释了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充分彰显了九初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使命担当。同时,校长的讲话为地理教学创新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在场教师对后续交流研讨的强烈期待,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交流、探索教育新路径。


             活动的重要环节 —— 磨课活动备受瞩目。星甸中学的姜波老师带来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争做 “小河长”,共护美丽家乡》的备课思路分享。姜老师分享了如何带领学生进行居民采访、户外考察、实验分析以及课堂如何呈现学习成果,充分展现了跨学科教学的魅力。在随后的研讨环节,南京市地理教研员丁翼飞老师、玄武区地理教研员李琳老师,以及九初地理教研组的老师们围绕姜波老师这节课的备课思路、教学设计展开了充分研讨。老师们一致认为,姜老师这节课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知识巧妙融合,以乡土地理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家乡河流生态环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念,是一次极具意义的跨学科主题实践,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宝贵的经验。
             在热烈的研讨过程中,丁翼飞老师、李琳老师以及九初地理教研组的老师们齐心协力,助力姜波老师对《争做 “小河长”,共护美丽家乡》的教学设计进行全方位的改进优化。大家针对课程的整体架构展开深入探讨,精心规划每个教学环节,巧妙提炼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有意义的问题,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从实地考察前的知识铺垫,到实验环节的具体操作,再到汇报交流阶段的成果展示,每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打磨。就采访、考察、实验汇报的逻辑顺序、表达方式等方面给出建议,力求让学生清晰、全面地展示研究成果;此外,老师们还对上课的课件进行逐页研究,从页面布局、文字内容到图片选取,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讨论,确保课件既能准确传达教学内容,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增添助力。在活动成果呈现上,老师们积极分享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并且将课堂融入家国情怀,小到万寿河、滁河大到长江,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河流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与投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国家认同感。


              随后,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的梁伟老师带来《学科融合,实践育人 ——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创新路径》的讲座。梁老师深入剖析了跨学科与核心素养的紧密联系,明确跨学科作为达成核心素养目标的关键方法和过程,让教师们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阐述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时,梁老师依据课程标准,清晰地解读了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整合其他学科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内涵,使教师们在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中有了明确的方向。此外梁老师还针对 “争做‘小河长’,共护美丽家乡” 课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在观察表中增加 “流域地图绘制” 任务、调整成果展示形式以及完善活动评价表等。这些建议着眼于课程的细节优化,有助于提升课程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场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地理教师们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对推动初中地理教学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南京市地理教研员丁翼飞老师的讲座《乡土地理教学的 “四维融合”》将活动推向高潮。丁老师以“争做小河长”主题学习为例,深入解读了地理课堂的教学理念,强调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她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结合数据分析、方案设计等实践,全方位提升核心素养,同时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丁老师提出乡土地理教学的“四维融合”视角:空间维度可聚焦郊野、城市等真实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文化维度需关注文化符号与身份认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价值维度应涵盖责任、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学生成为乡土文化与家国情怀的守护者;技术维度则鼓励运用数字工具制作可视化内容,提升数字素养与实践能力。她建议教师结合南京本地特色,挖掘丰富素材,使课程更贴近学生生活。丁老师强调,乡土地理教学应做到有趣、有用、有深度,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兴趣,联系实际生活体现知识价值,并深入挖掘内涵以培养深度思维。本次讲座内容详实,为乡土地理与日常教学的融合提供了清晰指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厚植家国情怀。


             此次活动为城乡地理教师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城乡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此次活动内容充实、研讨深入,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还为城乡一体化联盟校地理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南京乡土地理教学提供了诸多可操作的新思路,进一步推动初中地理教学向更高质量迈进,助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既能掌握扎实的知识,又能提升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衷心感谢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地理教研组为本次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