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本站最新信息

    更多>>教育新闻最新信息

      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育新闻 >>活动报道

      南京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专题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在百家湖小学圆满举行
      信息作者:姜雯艳
      信息来源: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更新时间:2021年4月8日
      浏览点击:2620
      以史为鉴  资政育人
      ——南京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专题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在百家湖小学圆满举行


            一个人越早接触鲜活的历史,对他一生的影响就越深远。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融入了许多“历史主题”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在本课程中的目标定位是什么?又该如何实施呢?2021年4月6日上午,南京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主题教研活动如期在百家湖小学举行。本次活动聚焦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专题教学实践的研究,来自全市的学科骨干教师齐聚一堂,以《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的教学课例为载体开展了话题PCK的研讨活动。
      立足课堂,精彩呈现
            高淳区武家嘴实验学校的孔青云老师首先进行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展示。孔老师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的残历碑谈起,结合相关视频、图片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日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与屈辱,并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不能忘却的难道仅仅只是国家的屈辱吗”等问题,在层层递进的深入探究中帮助学生理解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懂得勿忘国耻并非延续仇恨,而是铭记历史的教训,永保和平。


           每一段屈辱的历史都对应着一段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史,溧水区实验小学的端云瑶老师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引领孩子们一起走进了那段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史。端老师承接第一课时教学,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悟当时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以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中的“铜墙铁壁”的浮雕为引,紧扣“这铜墙铁壁是由什么铸成的”这一中心问题,引导学生在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故事中感悟中华民族在国家危难存亡之际展现出的爱国气节与抗战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从而激发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弘扬传承抗战精神。


           江宁区百家湖小学的王梦颖老师在第三课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围绕“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这一中心问题,结合史料共同探究。学生通过阅读课前搜集的解放战争中的史实故事,在一次次对比、换位、追问中,层层剥茧,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胜利的原因,从而深刻体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发了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


      聆听讲座,促进成长
            课例展示之后,东山小学的王蕾老师结合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了《初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历史题材内容的目标定位与教学策略》主题讲座。王老师从“研读教材把准教学目标”“以生为本建构多维联系”“移情感悟关注过程体验”“多边对话促进自主学习”四个方面,分享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中探索的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策略。王老师特别强调在历史题材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与历史对话,在不断的叩问、追寻、探究中走近历史,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面对历史,学会主动思考,实现以史增智、以史明理、以史鉴行,最终促进学生德性的成长!


      专家引领,深化认识
           南京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罗嫣才老师结合课例和主题分享,引导与会老师展开研讨。她首先肯定了三位老师的课堂,并指出三位老师的课堂都能抓住主要问题,通过不同环节的反复追问,帮助学生打通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桥梁”。接着,她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的立意”“课堂教学中史料呈现”以及“小组探究活动开展”等话题与在场老师展开互动交流。她强调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应立足学科,对历史题材的教学应体现德育意义的通达,引导学生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多边对话,以公正、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历史,实现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课程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研读,理解教材、转换视角、有效施教,不断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培根铸魂的育人功能。


           本学期,全市各区教研员和学科老师围绕“历史主题教学,探究小学德法课程有效实施路径”开展了系列的研究,通过一次次试教、集体磨课,公开课展示,老师们逐步明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历史题材内容的目标定位,了解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我们的研究与思考还在继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多学习,多思考,多尝试,期待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多的有效路径,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与学生德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