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课堂教学 践行过程评价——南京市初中信息科技教研活动在中华中学初中部成功举行
信息作者:谢伟
信息来源:中华中学初中部
更新时间:2024年12月12日
浏览点击:1084
探索课堂教学 践行过程评价
——南京市初中信息科技教研活动在中华中学初中部成功举行
11月29日上午,来自全市各区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和教研员齐聚南京市中华中学初中部,开展主题为“新课标新教材实施背景下,非机房环境的课堂教学实践与过程性评价实施”的教研活动。探索信息科技教学评一体化,探究AI课堂智能诊断系统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的实践和应用。
活动的第一部分是两节研究课。溧水区洪蓝初级中学的孙亚倩老师执教七年级《网络系统的组成》。本节课由世界互联网大会切入,以我国首次接入互联网的视频引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理解光纤和光猫作用。在角色扮演时高潮不断,模拟场景让学生体会设备协同。模拟校园网络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小组合作完成设备连接。最后,教师激励学生创新奋进,勇攀科技高峰。

孙亚倩老师在上课
浦口区第三中学陈叶丹老师执教《智慧交通项目分析与设计》。本节课是八年级第二单元的主题项目活动课,围绕智能交通项目分析与设计展开。陈老师以“确定选题——制订计划——探究实施——展评反思”为项目主线开展教学活动,以“了解智能特点——关注交通问题——创新设计解决——感受科技赋能”为知识主线达成教学目标。陈老师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关注身边存在的交通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和灵感,最终完成项目选题和设计。本节课采用小组协作、项目探究、问题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小组PK、组内评价、组间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
陈叶丹老师在上课
活动的第二部分是专题讲座。中华中学初中部谢伟老师讲座的题目是《信息科技教学评一体化评价的探索与实践》。他提出对“教学评一体化”内涵的思考与解读,并介绍了开展教学评价的具体做法和实施路径。通过设计“情境化”试题,对五区七校的800多名七年级学生进行学情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要认识到学业水平和教师教学的相关性;要加强过程性评价(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要关注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开展精准教学不断反馈调整;要创新试题设计实践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建议,得到了与会教师的共鸣与认同。
谢伟老师在讲座
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的殷坤老师,以《AI课堂智能诊断的发展现状和理论探究》为题开设讲座。他指出可将AI课堂智能诊断系统描述为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收集课堂教学行为数据,通过实证的方法,利用AI对课堂进行分析和诊断。他对两节课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架构和数据分析过程,还分享了S-T课堂行为时间占比理论,并对其做了朔源分析,对RT-CH图像做了理论解释。最后,殷老师还对AI课堂智能诊断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殷坤老师在讲座
本次活动聚焦教学评价,探索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评一致性。研究课和讲座给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引导老师们充分关注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业质量。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得到南京市中华中学初中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