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本站最新信息

    更多>>新闻快报最新信息

      信息技术 >>新闻快报 >>学科教研简讯

      “AI辅助程序设计”----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顺利举行
      信息作者:田武奎
      信息来源:田武奎
      更新时间:2025年4月28日
      浏览点击:276
      “AI辅助程序设计”
      ----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顺利举行

             2025年4月25日,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顺利举办。来自全市100多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和部分区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齐聚金中,围绕“AI辅助程序设计”开展了1个讲座和4节公开课及主题研讨,本次活动由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组成员张颖杰老师主持。


      图1 主持人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张颖杰老师

             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来自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龙赛中学樊耀州老师开设了《基于计算思维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评价探究与实践》主题讲座。樊老师聚焦新课标核心素养落地难点,系统展示了计算思维如何实践与评价,听后老师们都表示收获颇丰。
       

      图2 宁波市龙赛中学  樊耀州老师 讲座


      图3   老师们认真听讲

             随后,来自不同学校的四位老师开设了四节公开课。

             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曹蓉老师展示了《AI辅助程序设计》。曹老师从学生身边的示例情境入手,设计了项目“竞选级长票数计算”,设计了系列问题:样例如何计算?算法如何总结?程序如何编写?有没有疏漏之处?有没有别的解法?AI帮了我什么?学生先计算样例数据,再总结算法;遇到困难时,引发思考或主动寻求AI的帮助,尝试用AI辅助算法思考或程序设计,进行个性化学习,感受AI时代大模型的厉害之处;在接受AI帮助中发现它的不足,可能是分析问题不完备也可能是分析冗余,感悟AI需要人的引导。最后师生一起总结“AI帮助你做了什么?你主要做了什么?”不同水平的学生总结了AI对自己的不同帮助,最终解决了项目问题,完成算法设计及实施。整节课曹老师启发学生会用AI、感受AI魅力同时发现自己才是主导,感悟AI更多的是“能力放大器”,人才是“提出正确问题、做出负责的决策、赋予技术意义”的主体。


      图4 南京外国语学校  曹蓉老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来自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宣震老师的《AI辅助程序设计:AI时代的跨界编程挑战》。宣老师从《清明赏春诗会》情境出发提出“飞花令游戏程序设计”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站在使用者和设计者的角度,借助AI发现问题、完善和改进飞花令游戏程序,在课堂重现了古老的诗词游戏。本节课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掌握Python编程技能,培养运用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实现了Python编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了"AI+编程"的创新教学模式。


      图5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宣震老师在用deepseek解决程序问题

            来自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贾征老师带来的《AI辅助-搭建选课信息系统》,从课间AI工具的票选开始,借由对AI和DeepSeek的热门话题,导入本课主题——使用AI工具来帮我们搭建一个选课信息系统。课中,通过AI工具的辅助,建立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的连接,通过分析修改代码实现了他人的访问,最终成功运行起了选课信息系统。后半段由信息系统安全为第二主线,借助AI工具的帮助修改选课系统。本课尝试使用AI辅助工具在项目实现过程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项目意识,也体验到了AI辅助在现阶段的局限。


      图6 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  贾征老师在带领学生一起思考

             来自南京市金陵中学的滕建国老师的《AI辅助程序设计》主题的公开课。滕老师从一个数列求和引入,层层递进至通用的数列求和,提出“人机之辩”:人与机器谁更快?得出人不一定比机器慢,因为人可以借助于“数学”来更快的解决问题。随之让同学们利用网络、AI工具,尝试完成两个表达式求值的程序设计,提出“思维之辩”:计算思维与数学思维哪个更高级?同学们通过AI搜索出的递归程序与数学解决的递归公式,展示了不同思维解决同一问题的切入点和解决方法,总结出思维没有高级之说,只有相帮相助,才能更高效的得出问题的解。最后,滕老师提出“答案式”AI提问与“无答案式”AI搜索在解决中的应用,以“金陵中学下周菜单”为操作实例,让同学们感受AI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得出:以人为本,人才是AI的主角,只有正确有效的方法,分解大的问题成各个小的子问题,然后借助于AI,帮助我们实现相应的程序,总结出“算法”的概念,点出本次公开课的主题“AI辅助程序设计”。



      图7 南京市金陵中学  滕建国老师在分析两种思维的不同与相同

            课后,南京市第一中学张钰老师主持了第一机房两位老师的点评环节。她指出滕老师与贾老师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课,一节是偏向思维,一节是偏向技术。滕老师的课从三个例子出发,提出“计算思维与数学思维”是有区别的,但是通过“金陵中学食谱”案例,告诉学生虽然这两种思维存在着区别,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又是相互相承的,这是一堂开放的课,学生思维开放,老师引导学生利用两种思维的碰撞,借助于AI手段实现具体问题。而贾老师的课是偏向于技术的,让学生编写一套信息系统,贾老师为了学生有能力完成项目,简化操作方法,分成好三个小的问题,方便学生可以完成这个庞大的系统。贾老师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感受到AI技术来实现具体项目时所要面临的问题和方法。


      图8 南京市第一中学  张珏老师在点评

             第二机房是由张颖杰老师主持,来自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张涓老师指出市中心组老师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课的尝试,带给我们普通老师一些开设思路和灵感。曹老师的课,通过统计竞选班长票数案例来开展活动;宣老师通过“飞花令”来引领学生进入AI的世界。两位老师都是让学生通过AI,得到想要的程序或者结果,提出“我们引领AI”,让学生有提出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有批判性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图9 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  张涓老师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