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本站最新信息

    更多>>新闻频道最新信息

      劳动与技术 >>新闻频道 >>学科教研新闻

      以美塑劳,以劳育美:探寻学科融合新路径——南京市初中劳动教研活动在科利华中学成功举行
      信息作者:王紫萱
      信息来源: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浏览点击:271
      以美塑劳,以劳育美:探寻学科融合新路径
      ——南京市初中劳动教研活动在科利华中学成功举行

             4月8日上午,南京市初中劳动教研活动暨玄武区“15分钟教育圈”展示活动在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成功举行。借助“15分钟教育圈”的城墙文化资源,共同开启一场“以美塑劳•以劳育美”的跨学科探索之旅。江苏省教育装备中心孙霞科长、南京市教研室美术教研员祖金明老师、南京市教研室初中劳动教研员董苏老师、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丁青书记、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美术教研员张艳丽老师、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劳动教研员王彩燕老师、各区初中劳动教研员和劳动教师、玄武区中小学美术教师参加了活动。活动由科利华紫金分校的王紫萱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包桂霞副校长带来《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城墙探微课程为例》的主题分享。包校长以城墙文化为媒,为我们搭建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桥梁。那些鲜活的课程案例,恰似打开未来教育的多棱镜,让我们看见学科融合的无尽可能。


             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科利华中学黄兴磊、姜嘉纬两位老师联袂呈现跨学科实践课堂——《巧手传城•布艺新生:城墙文化主题帆布包创作》。同学们化身文化使者,在针线穿梭间传承历史文脉,在布艺创作中绽放艺术灵性,借助电动缝纫机创作城墙文化主题帆布包。这节持续90分钟的劳动+美术融合课堂,将“做中学”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范雯静老师,带来《裁云作册:书籍制作中的艺术思维与劳动智慧》专题讲座。范老师带我们走进纸页间的艺术宇宙,探索手作书籍承载的文化密码。
       

             在专家点评环节,南京市初中劳动学科带头人邓怡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邓老师充分肯定两位老师跨学科双师教学的大胆尝试,带来别样的劳动实践课堂,同时建议在尺寸设计、包身美化、包带设计上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美术教研员祖金明老师对整场活动做了精彩点评和专业指导,他指出:今天的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程方案提出的要求,两节课在劳动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地探索,跨学科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叠加,更是教育视角的转换,最终指向学科育人和课程育人,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能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型人才。


             最后,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初中劳动教研员董苏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董老师认为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玄武区在推进劳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也呈现出科利华中学在跨学科融合、项目化学习、AI赋能课堂教学、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诸多亮点。他还倡导大家要深刻领会跨学科学习的意义、价值、内涵、特点,准确把握跨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原则,精心设计和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今日之聚,开启了劳动和美术跨学科融合的探索之路,此次活动恰似火种,将点燃更多教育创新的燎原星火,共同书写“以劳育美,以美塑劳,以劳筑基,以美润心”的劳动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