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剪纸遇上3D打印
——南京市初中劳动教研活动在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成功举行
当传统剪纸遇上3D打印技术,纸艺打开新次元;当非遗衍纸遇上二十四节气,指尖烂漫生花!5月6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迎来全市各校的初中劳动教师代表,“聚焦核心素养,赋能生命成长: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研究”暨南京市第十三周初中劳动教研活动精彩举行。
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的梁小芩和孙梅娜老师联袂带来一节《纸艺新次元:剪与塑的奇妙合奏》劳动课。“南京各地标变身的造型效果由哪种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而成?”教师播放视频创设情境,用问题抛出此节课的两大核心内容“剪纸+3D建模”,涉及传统工艺制作和新技术体验与应用两大任务群。七年级的孩子们跃跃欲试,各个小组分工合作。“每年春节我们会折叠红纸剪窗花,这节课让原来二维的剪纸‘立’了起来,材质更丰富,应用更广泛!”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张张充满“对称美学”的剪纸诞生,而每个小组也合作完成了3D建模中的美丽塑像。3D打印技术能突破纸质剪纸的限制,实现纹样的立体呈现与批量生产,体现“科技赋能传统工艺”的时代趋势。
南湖二中的吴悦老师给八年级同学带来《纸艺非遗:衍纸生花,指尖上的二十四节气——春》劳动课。吴老师用一段春花盛开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制作衍纸花卉,掌握衍纸制作的基本技法,让学生感受春季传统节气的魅力。桃花、玉兰、迎春花纷纷在同学们指尖“绽放”,他们不仅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还进一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
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副校长胡源以《聚焦核心素养,赋能生命成长: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研究》为主题作讲座分享,介绍学校在推动劳动教育方面的经验和举措。南京市百家湖中学的赵艳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南京市初中劳动教研员董苏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