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教学:促思维进阶
——南京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联合展示活动(九)
为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工作室间深度交流、协作互鉴,11月12日上午,主题为“结构化教学:促思维进阶”的吴玉国名师工作室和夏光杰数学工作室联合展示活动在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隆重举行。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刘正松老师、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吴玉国书记、南京市溧水区教育局基教科赵玲科长、溧水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究科俞冬敏主任、溧水区实验小学夏光杰副校长,以及各区县小学数学教研员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成员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首先进行课例展示。第一节课由南京市五老村小学王佳老师执教《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王老师从教材分铅笔的情境引入,在学生会列式口算60÷3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说明口算的道理,并在分享中沟通联系,明晰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随后,她从60÷3这一道算式变换出几道算式,学生主动迁移算理口算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逐步深化对算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王老师放手学生自编几道有关联的算式,在反馈时紧扣教学中的难点巧妙突破。接着,出示一组评价题,在学生口算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学生根据不同标准审视所学内容,进一步内化了算理,巩固了算法。最后,王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小学阶段已学的口算,在比较中聚焦“计数单位”这一核心,初步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杨梅云老师执教《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杨老师从学生已学的线段入手,师生共同回顾线段的基本特征,同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线。接着,通过灯光秀视频引出一种新的线,再借助激光笔模拟射灯发出的光线,让学生经历充分的观察和想象活动,并大胆地表征,自然认识了射线。有了这一基础,杨老师将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引领学生轻松认识了直线。随后,她借助导航APP中的真实场景,突破“两点间的距离”这一认知难点。最后,杨老师通过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的活动引出角,并在学生的思辨中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化解了学生的学习迷思。整节课虽知识点繁多,但在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却浑然一体。
第三节课由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夏光杰副校长执教《角的再认识》。夏校长从生活中汽车进出车库时车库倒杆的运动引入教学,引导学生从旋转的视角再认角。课中,夏校长利用几何画板的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边在旋转的过程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角,并进一步要求学生画出其中特殊的角,从而认识了平角、周角。在此基础上,夏校长在一条直线上分别标注0°和90°,然后让学生自行找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位置,通过观察,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大胆质疑,提出“大于180°而小于360°的角叫什么角?”“有比360°大的角吗?”“有比0°小的角吗?”等有价值的问题。随后,夏校长借助AI智能回答和体育赛事视频逐一解答学生的疑问,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节课后,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杨梅芳主任带来主题为《促进结构化教学的理解、设计与实施》的讲座。杨主任首先从结构化教学的理解、促进结构化教学的设计两方面分享了他们团队的理性建构。接着,结合《小数的意义》这一具体课例,杨主任重点向老师们介绍了“学理分析—学情调研—学材开发—学程设计—学评监控”这一“五学”融通的结构化教学实施策略,严谨的逻辑、生动的案例给参会老师带来诸多启示。
随后,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吴玉国书记对本次活动的课堂教学作点评。吴书记首先指出,数学课堂要从生活情境入手,聚焦有意义的问题,将数学的知识、教学的知识和学习的知识融为一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用数学化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理解与探究,最后回到实践中加以运用。随后,吴书记从打开学习空间、促进深耕过程和推动层级活动三方面具体点评了三节课例。精彩的点评让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最后,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刘正松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两位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区域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出了榜样,搭建了平台。同时,刘老师鼓励参会老师深入学习杨梅芳主任的研究思路,聚焦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让自身的教学研究从经验走向实证。最后,刘老师从自然而然地引入、深度参与地活动和意蕴深远地小结三方面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期盼,引发参会教师对“金陵好课堂”应然样态的思考。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实践,打造“金陵好课堂”,探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努力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