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本站最新信息

    更多>>专题教研最新信息

      小学数学 >>专题教研

      创新教学评价 凸显育人导向——“金陵好课堂”精品课展示活动(五)
      信息作者:njsyzdsxx
      信息来源:lzs
      更新时间:2024年12月10日
      浏览点击:1345


      创新教学评价  凸显育人导向

       

      ——“金陵好课堂”精品课展示活动(五)

       

      初冬有暖阳,求索在路上。为进一步推进金陵好课堂建设,探讨双新背景下的教学新样态,2024129日,以创新教学评价  凸显育人导向为主题的金陵好课堂精品课展示活动在南京市扬子第四小学顺利举行。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正松老师、南京市各区小学数学研训员以及骨干教师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南京市扬子第四小学校长、书记胡炜致欢迎词。胡校长向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与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介绍了学校的育人理念与唤醒·激潜的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课例展示环节,第一节课由南京市扬子第四小学冯梦窈老师执教《加法数量关系》。冯老师用《中国国家地理》展览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经历自主提问、分析解答、观察对比、尝试提炼数量关系的过程,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真实建构了加法数量关系。随后,冯老师选择不同情境的实际问题,不断丰富和深化学生对加法数量关系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徐学琳老师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徐老师从家乡美食入手,引导学生围绕“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这一问题展开探究,学生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在折一折、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的过程中创生了分数,初步感悟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接着徐老师放手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纸片创造不同的分数,并组织学生分类、比较,体会分数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三节课由南京市三牌楼小学张缅老师执教《角的度量》。张老师从角的大小比较入手,引发度量的需求,并自然链接学生已有的度量经验,明确度量角需要相应的单位和工具。接着,结合数学史料的介绍引出角的度量单位,并在1°角累加的过程中形成量角器的雏形,充分感悟度量的一致性。然后,张老师组织学生在简易量角器上找角进而完善量角器,再用量角器自主量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角,夯实学生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量感。

       

       

       

      第四节课由南京市翠屏山小学李志威老师执教《折扣问题》。李老师从生活中的促销活动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折扣的意义,理清原价、折扣、实际售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通过适当变式丰富学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李老师组织学生进一步审视折扣问题,将折扣问题与已学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沟通,助力学生形成结构化的认识。最后,再次回归生活,通过对生活中一些折扣问题真实场景的思辨,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和数学思维。

       

       

       

      四节课后,刘正松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点评。刘老师指出,四节课聚焦教学评价,着力评价任务的设计,有效凸显教学评的一致。冯老师在抽象出加法数量关系后,设计各种情境任务,学生主动运用加法模型去兼容不同的情境,深化了认知;徐老师在学生初步建构分数的意义后,放手学生运用对分数的已有认知创造分数,形成新的素材支撑后续研究;张老师基于学生已有的度量经验展开教学,自然而然地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及工具,课始孕伏的角的大小比较是贯穿始终的评价任务;李老师的课生活气息浓厚,整节课由四个评价任务组成,逐层推进,课尾的学生自评指标清晰,便于操作。此外,刘老师还针对四节课分别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本次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各区教师创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机会,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我们将把今天的收获化作前行的动力,继续在教育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