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本站最新信息

    更多>>专题教研最新信息

      小学数学 >>专题教研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与行 ——“双新”背景下教学热点问题实践研究(三)
      信息作者:njslhqsyxx
      信息来源:lzs
      更新时间:2025年1月2日
      浏览点击:1293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与行

       

      ——“双新”背景下教学热点问题实践研究(三)

       

      教研花开初冬日,砥砺深耕促成长。为进一步探索双新背景下的教学热点问题,1231日,主题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与行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在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开展。南京市六合区教育工委书记陈旭东、南京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正松、南京市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郑雪锋、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党总支书记陈云,以及各区数学学科研训员、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党总支书记陈云为活动致辞。陈书记充分赞许了学校数学团队在“金陵好课堂”建设中展现的创新精神与敬业态度,并勉励全体教师通过活动提升教育教学智慧,追寻更好、更优、更新的课堂,助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接着,活动进入课例展示环节。第一节课由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叶曦老师执教四年级《有趣的》。叶老师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单,组织学生查找度量衡的知识,并聚焦长度单位,收集相关的成语、诗句、名言等。课始,在学生的分享中切入主题,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并基于学生的问题,以“量长方形纸的长度”这一活动贯穿始终,学生在具身的实践中了解了“布手知尺”到“累黍成尺”再到“米制公约”的发展历史,感悟了长度计量单位从多元到统一、从粗放到精准的发展历程,深化了学生对量与计量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第二节课由南京书人实验学校王军老师执教四年级《标志设计的奥秘》。王老师创设为学校电视台设计台标的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标志,并在初步识别常见标志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这些标志的含义是什么?是谁设计的?为什么要设计标志?随后,通过视频简要介绍了标志的发展史及其重要作用,解释了学生心中的部分疑问。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引导学生围绕含有图形的标志展开深入研究,了解了群化构图、分解构图以及综合构图等基本方法,并放手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设计一个标志,巩固标志设计的基本构图方法。最后,回归课始的真实问题,并给出台标设计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课后去构思并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台标,有效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三节课由南京市高淳区漆桥中心小学孙游余老师执教五年级《节气知多少》。孙老师从学生二年级语文课中学习的“节气歌”引入教学,简要回顾学生对节气的已有认识,同步引导学生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并进一步提炼出“来历”“关联”“应用”三个研究问题。接着,孙老师围绕三个问题,借助视频对节气来历的简介,组织学生展开研究活动,并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共同完成“二十四节气”与“月份”以及“四季”的整体关联图,初步认识时间、历法与太阳运动周期的联系,深刻感悟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节课后,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李从庆老师作主题为《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的微讲座。李老师在系统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已有文献,并全面梳理团队丰富实践的基础上,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背景探源、价值剖析、实施策略和困阻挑战四个方面展开交流。他以具体实例为载体,分享了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设计的原则和活动实施的流程,讲座内容详实、案例精彩,为老师们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许多鲜活的经验。

       

       

       

      最后,南京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正松老师进行点评与总结。刘老师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的课例展示和讲座分享,并用“新颖”“辛苦”和“欣喜”三个词概括了对本场活动的整体印象。同时,刘老师结合三节课例就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开发和实施策略作了细致的分析,助力参会教师进一步理清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本质,掌握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技术。

      用心教研,研之有悟,百想齐思,思附践行。半天的活动,教师们在课例观摩中对比,在讲座分享中思考,在点评总结中叩问,不断积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生长灵动的教育教学智慧。